|
武汉市下乡返城群体致唐良智市长的公开信
|
荐 ★★★ |
|
|
武汉市下乡返城群体致唐良智市长的公开信 |
|
作者:武汉市下乡返城群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4-08-18 10:06 |
|
唐市长:你好!
关于武汉市五城区(江岸、江汉、硚口、汉阳、武昌)存在的下乡返城人员这一独特的历史遗留问题,你了解多少?知情多少?
全国没有,全省没有,唯武汉存在,请问你将作何解释?又如何去作手调研?又将如何面对解决?
六十年代我们不同于“三支”(支农、支边、支疆),更不同于精简压缩(分五八年前进城与五八后进城)我们是遭遇扩大化而下放到湖北省荆门、钟祥、京山、宜城四县举家迁徒一去就是三十年。
面对这一残酷的事实,责任不在你个人,而在市委、市政府不讲诚信、隐瞒事实真象而遗留下的沉重问题。你是我们的市长,你有知情权,你有兑现历史承诺的责任及义务,你必须履行这个责任及义务。
当初市委、市政府许下承诺,三至五年后国民经济好转可优先回城,妥善安排工作,可是这一承诺变成了谎言,变成了相互推卸否认,牵强附会的理由与措词,一拖再拖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失去了青春而不是一代是三代人。你们政府否定事实求是,否定历史真象导致我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痛苦难安,导致我们今天一贫如洗艰辛度日,导致我们病无所医、老无所养,面对这些鲜活的事实,我们欲哭无泪。
二OO五年市政府成立专班,依然否定历史,枉顾事实,硬性说我们属精简压缩对象,群体中不排除不否定有这类人员,我们提出细化分解、尊重实事求是又得不到认可。
二O一一年将我们与五七工硬性捆绑在一起自费买十五年养老金领取百分之五十七的工资710元,请问余下的四十三的理由是什么?
五七工与我们虽然是同一历史时期的产物,其性质区别很大,五七工是由农村嫁到城里的半边户,我们呢?是放弃城市优越条件去支援农业。(请你思考)
当我们出具湖北省恩施州二OO九年六号文,随州市随政发2号文请专班解释又称其性质不一样(荒唐至极)
二O一四年八月七日经我们再三呼吁,希望政府及职能部门依法行政给予我们的尊重与出路,终于由专班及各职能部门领导、各区领导在市社保局召开沟通会(504会议室),到会的民政部门介绍了低保政策的严肃性,我们认为这是正确的。养老处负责人介绍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归纳也是依规也是正确的不可否认的法规性,问题是不能参照下乡算工龄的政策性是没有招工回城进单位。医保处就更明确了在没有进入职工养老序例,医保更难突破。
综上民政、养老、医保三位领导虽有同情心,但不能突破政策性怎么办?我们只好求助唐市长了。
请问,当年我们听了政府的话下乡去农村,谁不望兑现承诺早日回城!谁不渴望在计划经济年代被招工回城?可是今天将这个问题摆上桌面来谈,很好,很欢迎!(这个误区事实存在,谁来担责?)
请问市长大人,将我们长期搁置农村直至改革失地返城,不闻不问,不管这个责任应该去追究谁?难到这也是我们的错吗?今天不能计算我们的下乡工龄,应该计算什么?判刑错了,冤枉坐牢了,国家有巨额赔偿。请问:我们的青春价值在哪里?我们的尊严还有没有?
今天致信给你已是会后第十天,专班承诺我们向你汇报,我们要求三十天后九月七日给予答复,这一要求不过份吧。
唐市长:由于我们积弱积贫,各种疾病缠身,面对高昂的物价,天价药品领取微薄的工资,有的债台高筑,有的欠费未交,人人生活自危,个个心急如焚,大家都已是古稀之年,累、贫、苦深深地缠绕着人体神精不想活了,生活太艰难了,压力太大了,病魔太摧残了,你说我们将何去何从?
我们的要求如下:
一、希望政府对当年湖北四县荆门、钟祥、京山、宜城四县作一次深入调查其历史背景及当时的政府承诺,给予我们一个历史性的届定,是计算工龄,还是给予青春补偿?
二、希望政府还原历史,正确处理妥善解决我们的积弱积贫现状,因疾病缠身而应持有医疗保障。
三、对因困难而未进保,因年龄差距未进保的部份同志给予同等解决办法,因为经历相同患难相同应一视同仁。
以上三点请唐市长深思熟虑给予理性解决为妥!
此
礼
武汉市下乡返城群体共呈
执笔人:肖余庆
于二O一四年八月十八日
代表签名:
宋桂英、肖余庆、代义龙、张振英、李春梅、金正武、柳惠兰、陈世兰(武昌);谭辉、刘建货、黄劲松、黄永和、李汉生(江汉);袁希浩、李小双、芦建军、彭义国、赵体森(硚口);龚汉梅、付兰芝(汉阳);李殿传、刘福堂、郑成榕、尤银萍、湛永琴(江岸);姚菊、李明慧(洪山)等。

(责任编辑:民生编辑)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