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亲父亲守护精神病儿子十年 曾被浇开水
|
荐 ★★★ |
|
|
单亲父亲守护精神病儿子十年 曾被浇开水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新浪网 更新时间:2015-07-08 22:47 |
|
在身高1米86、体重160斤的儿子王浩面前,身高才1米7多点的父亲王平(右图)显得有些单薄。然而,正是这个身材并不高大的父亲,曾经坐着两天两夜的火车,满世界寻找儿子回家;曾经被儿子用一瓶滚开水从头浇下,却还担心儿子安危;曾经被儿子拒之门外半年,每天还坚持探望。做一名父亲不容易,做一名患有精神疾病儿子的父亲,更是不容易。父爱如山,不管生活有多艰辛,王平却总是给予儿子最大的宽容和最温暖的爱。
单亲父亲与儿子相依为命
王平一家住在安居苑社区。在王平的心里,儿子王浩曾经是自己的骄傲,那么的聪明,可爱。然而,在儿子15岁那年,一切似乎变了样。最初,王浩总是拧开水龙头,不停地搓着手,仿佛手怎么也洗不干净似的。之后,原本活泼开朗的王浩,突然变得孤僻多疑。
王平注意到王浩的变化,心里总是隐隐地觉着不安,于是,他带着儿子去寻医问药。诊疗结果犹如晴天霹雳:未定型精神病。
2006年,王平与妻子离婚后,与儿子相依为伴。这些年,经过治疗,王浩的病情总是时好时坏。大学刚刚才读了一个月,学校就以王浩生活不能自理,性格孤僻,经常乱跑为由,让王平将其接回家。
奔波千里找寻患病儿子
回家之后,王浩的病情愈发严重了。他不但将家里的门锁全部换掉,把自己锁在屋内,更是将老父亲拒之门外。
“没办法,我只能搬到86岁的老母亲那里去住。”王平说,老母亲住在200米之外的平房里,只有20多个平米。虽然不能回家,但是王平还是很牵挂儿子。每天,他都会去屋外望望儿子是否安好,担心儿子没钱生活,他隔三差五地从门缝里塞些零用钱。最长的一次,他在母亲那里蜗居了半年之久。
有一天清晨,他又隔着门缝探望儿子,却发现反锁的门打开了。走进屋子,里面一片狼藉,儿子也不见了踪影。心急如焚的他在附近四处寻找,却毫无头绪。直至几天后,南京派出所的一位民警打电话来,要求他将流浪的儿子接回去,他才如释重负。
之后,儿子一次又一次地离家出走,又一次一次地被王平找回。南京,杭州,北京,最远的一次,儿子只身一人跑到了昆明。王平接到了民警的电话后,乘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找到了离家一星期的儿子。
最好的父亲节礼物
眼看着儿子的行为越来越不受控制,王平只能一天到晚偷偷跟着儿子,监督着儿子吃药。
一天冬夜,王平在监督儿子吃完药后,去厨房冲了一瓶开水。从门缝里,他看到王浩将药从嘴里吐了出来,连忙跑到屋内询问。谁知,恼羞成怒的王浩冲出屋子,拿起刚灌好的水瓶,直接从父亲的头顶浇下去。看到父亲痛苦的样子,王浩似乎也被吓坏了,扔掉水瓶逃出家门。
“幸好那个时候是冬天,衣服穿得厚,烫得不算很严重。”王平说。因为钱全部用于治疗儿子的疾病,他舍不得去医院治疗,只能买些药膏在家里涂涂。
等伤势稍微好了点后,他又开始到处找寻儿子。担心儿子因害怕不敢回家,他专门在家里给儿子留了一张纸条:“儿子,爸爸不怪你,希望你早点回来。”几天后,王浩自己回到了家,还主动跟父亲道歉。
因为精神疾病的缘故,这些年儿子的暴力倾向让王平没少吃苦头。最严重的一次,发病的儿子拽着父亲的头朝着墙壁撞去。王平顿时被撞得脑冒金星。然而,对于这一切,王平没有抱怨:“他是我的儿子,而且是在患病期间,是我没能照顾好他。”
今年年初,在社区的帮助下,王平将儿子送进了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治疗,而他则定期去陪护。经过半年多的治疗,王浩的病情有了明显的好转,而且对父亲的依赖越来越强。
“每次我要去的时候,他都会在门口等候。而我要走的时候,他都会在窗台上一直目送我。”最让王平感动的是,儿子有一天还主动对他说:“爸爸,你要注意身体。”这一句简单的话语,王平认为比任何父亲节礼物都来得珍贵。
(来源:新浪网http://ah.sina.com.cn/news/s/2015-06-18/detail-ifxefurs2574097.shtml2015-06-18 07:25)
回目录
(责任编辑:民生编辑)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