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周一发布《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其中提到,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2011年已经进入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中国政府不久前提高了贫困线,但是弥合巨大贫富差距的工作仍亟待推进。
周一,中国各大媒体纷纷报道,社科院发布2012年度《产业蓝皮书--产业竞争力报告》,指出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2011年已经进入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中国知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指出,这个人均收入的统计存在一个换算标准的问题。世界银行的换算是按照官方的汇率,但是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来折算,中国的人均收入早就超过5千美元了。他说:
"从汇率来算,一美元等于6点几个人民币,但是按照购买力平价来算,一美元只相当于3点几个人民币,其中相差差不多一倍。"
据中国媒体报道,在社科院这份报告的发布会上,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其仔表示,中国必须警惕进入"中等收入陷阱"。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即在进入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之后,原先由低收入进入中等收入的发展模式无法重复也难以改进,从而导致经济增长的停滞和徘徊,人均国民收入就难以突破一万美元。进入这个时期以后,经济快速发展积累的矛盾就会爆发出来,经济增长容易出现大幅波动或陷入停滞。
中国存在进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
而中国目前正在面临经济转型的两难境地,人们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是否会遭遇"硬着陆"的讨论也越来越激烈。先是物价飞涨,民众怨声载道,政府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一段时间之后,通货膨胀的程度虽有所控制,但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在欧美等重要出口市场需求疲软的背景下,出口受挫,工业生产活动进入收缩,民间信贷也出现危机,迫使中央银行不得不重新放宽货币政策,以重新刺激经济增长。这种"骑虎难下"的局面是否与"中等收入陷阱"有关?
Bildunterschrift: Groß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中国不缺富人,多贵的奢侈品都有人买
经济学家茅于轼指出,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是经验之谈,不具备理论上的必然性,也有的经济体在成为中等收入国家之后,直接一跃进入高收入行列。不过根据目前中国的情况,的确存在这一风险:
"中国在发展成为中等收入国家之后,市场发达的一个结果就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变成陷阱,出现政治上不安定等种种问题,这与收入分配有很大关系。……实际上中国很多大城市已经进入高收入行列,而不仅仅是中等收入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