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观察综合报道: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 自2011年8月29日,王传福与其比亚迪汽车大范围裁员之事为外界所知之后,这家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与神话相反的一面开始暴露出来。其在裁员方式上的残酷性,与其野蛮成长一样。一旦进入被裁的名单,无论比亚迪能给出转岗、内部招聘还是其他方式,都已经不再重要。被裁者最好的选择是自动地离开,比亚迪汽车不再愿意支付相应的成本。
此事中,工会长出了隐形的翅膀,它没有飞到工人面前。原本应为工人利益而存在的工会,却成为企业决策的附和者。所以,世界上的工会有两个,一个是工会,一个是中国的工会。于王传福而言,工会仅仅是其手中需要的一枚橡皮章,而这也是中国汽车行业的橡皮章。
在本田汽车南海工人因待遇与资方发生冲突时,这家工厂的工会表现出了非人的一面。各方资本都纷纷站到了企业一边,地方政府官员、企业管理者的丑陋昭然于天下。以本田南海事件为由,王传福在处理裁员事件时,可以完全不用顾忌被裁员工的建议,他只需遵循成本最小化的原则即可,而他也的确在这样做。而这样的方式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为什么中国的劳动力是如此的廉价,因为王传福要求廉价。
就在王传福进行裁员时,世界上其他的整车制造商与零部件供应商正在紧张的处理与工会和工人之间的矛盾。
2011年9月20日,铃木印度公司的两家工会迫使资方做出让步,就提高薪资与雇员人数进行再次协议。自8月份开始,劳资双方之间的矛盾曾数次爆发。工会始终在为工人的利益进行抗争。虽然印度的劳动力成本同样低廉,在维护工人利益面前,工会站到了第一线,其工会领导人不惜被警方逮捕。
2011年9月19日,巴西4.3万名汽车零部件工厂的工人开始罢工,他们要求资方增加9.5%的工资。这4.3万名工人就职于900家零部件企业,他们公选出的工会开始于资方进行谈判。警察与保安并没有出现在工厂之中。
2011年9月18日,美国克莱斯勒位于底特律Dundee的工厂的工人,在UAW的组织下已经通过了罢工决意,如果克莱斯勒的资方不能就工人待遇、雇佣工人的数量提出获得UAW认可的方案,那么他们便开始罢工。他们的罢工决意并没有被戴上扰乱底特律的秩序的帽子。
2011年9月15日,丰田澳大利亚工厂的3000名工人开始罢工,他们认为丰田汽车在过去39个月中仅为其涨了11%的工资,已很难使工人满意。工会是此事的主导方,它认为通货膨胀的速度增加了工人的生活成本,资方应该保证工人的利益。丰田答应与工会进行协商。
此事说明,中国本土的整车制造商可以足够富有,但这不见得他们可以有与世界汽车市场相匹敌的商业文明与商业道德。一个不能尊重工人权利的整车制造商,不可能在世界上有更大的市场。因之,中国本土的整车制造商大多只能在中国本土掘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