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大学三观颠倒开除女生引起轩然大波 |
|
| 作者:民生编辑1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25-07-26 07:06 |
| |
近日,大连工业大学的一纸开除某学生学籍的处分公告引起轩然大波。事件缘由是乌克兰一名电竞选手曝光了一位与其发生性关系的中国女生,进而引发关注,该女生便是该校学生。大连工业大学发布通告将该女生李某某的全名予以公布,称因“与外国人有不正当交往”,“有损国格、校誉”,拟开除其学籍。
此公告迅速引起民众震怒。7月13日,大连工业大学开除女学生的词条冲上微博热搜,登上微博热搜榜单第1名,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事件迅速引爆网络舆论,在微博、新浪热搜、各类媒体平台都已成为头条热点,微博热搜榜中,多条相关话题持续热排,比如#受处分女生不必被拉出来游街#“是否过度公开处分决定及隐私问题”等。相关微博话题最高阅读量超过3亿次。而许多党媒和机构媒体在报道也直接点了女生姓名,一些甚至是放在标题中显示。随后一周多时间内,中文互联网上掀起大量声讨与对立,演变为一场舆论风暴。
公众观点呈现两极分化。支持学校立场的人以维护校规与“国格”高度的立场出发,认为违反校规、影响社会形象,应受顶格处分,这名女子使中国蒙羞,给人一种中国女性不检点的印象,尤其是在面对白人男性的时候。一位拥有1400万粉丝的科技博主在微博上写道,“崇洋媚外”永远换不来尊重,“有些错就是不能原谅”。批评与反对声音则认为,私德不应上升为国家层面问题,这是对个人隐私与性自主的过度干预,更有人批判这种做法是针对女性的舆论围猎、荡妇羞辱,相比过去单对单的个体攻击,此次却有高校机构、媒体机构参与其中,以一种游街示众的方式呈现在大众视野里,也给女性群体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冲击,感觉到身体自主权在不断被侵犯。
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评论数与讨论量爆棚,不少网友质疑学校是否合理将“性自由”与“国格”挂钩。总体来看,此事件不仅是校园风波,更演变为关于“个体权利vs国家/集体形象管控”的社会热议,触及隐私权、性别自由与民族主义等敏感议题。校方自拟的违纪处分规定被网友评价为“石器时代的校规校纪”,不但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上位法,更是粗暴干预在校学生的基本权利。校方将自己的学生彻底推入荡妇羞辱与厌女狂欢之中,任由受害者被低俗舆论践踏。
有网友指出,社会已然退步到“恶猜个人、善待公权”的非理性阶段,而整场风波中机构媒体竟然是第一批向女生砸石头的,未能在第一时间守住编辑的职业伦理,也未能在后续发挥事实核查的专业职责,导致了谣言的声音越来越大。对于愤怒的中国民众来说,事件关注更中心议题亦在与学校的处理方法:一指中国媒体未加核实讨论私生活有“荡妇羞辱”之嫌;二指“有损国格”一词用得荒谬;三指开除学籍处分过重。多名律师接连发文斥责学校“处理不当”。
著名法学家劳东燕批评该所大学:连基本的是非都分不清楚,三观颠倒到让人匪夷所思的程度。并且建议:如果大学不主动撤销处分决定,这位女生应该考虑提起行政诉讼。劳东燕并不认为李某某的私人男女行为有损“国格”,她被偷拍被外国人侵犯隐私,被侮辱、被网暴了,应该是受害者。反观大连工业大学,不仅不能保护学生,还直接开除受害者,并公布其真实姓名主动引发网暴,任由受害者被低俗舆论践踏。这与文明社会的距离,才是“有损国格”。
北京大学法学教授赵宏撰文表示大连工业大学校规“超越法定职权”,“违法减损权利和课予义务”,背离了包括《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以及《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上位法的规定和精神,“根本无法为其开除决定提供正当性依据”。她指出,这则通告既没有维护和尊重学生最基本的受教育权,也没有尊重学生的个人隐私,涉嫌侵犯隐私权,是“对个人基本权利和自由的粗暴干预”。“为维护各方权利”一句毫无根据,再次公告送达只是再度构成对这名女生的“极大精神羞辱”。“真正有损国格的,是用陈腐道德诫命、无端剥夺学生权利的教育机构,”
而针对大连工业大学在通报中直接公布了涉事学生真实姓名的做法,北京乾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周艳丽律师认为,此举侵犯了该生的名誉权、隐私权。北京市才良律师事务所主任王令律师认为,从法律视角看,大连工业大学这一处罚存在私权领域干预、身份错位等根本性缺陷,正当性与合法性存疑。除了法学家批评外,其他各界人士也是义愤填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说:“一方面动不动就给外国人超国民待遇,另一方面与外国人有染的国民又会被罪加一等,受到超国民的羞辱,这是什么样的错乱。”
电影博主少述派表示:“个人私德,只要不违法,旁观者想审判都应该学会适时闭嘴。公共事件,天赋人权,每个人都应该勇于发声。别搞反了。”作家许开祯说:“谁规定有男朋友就不能跟别的男人睡觉了,结婚了吗?谁又规定跟国内人睡就是正睡,跟外国人睡就是邪睡?跟外人睡了就是丧国了辱权了?多少台上的人怀揣外国籍,长着中国脸实则外国鬼,你们咋不觉得辱?其实就一个病:女人是私有财产,你睡不上也不能让别人睡,更不能叫外人睡!”
连中共吹鼓手、中国《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7月13日在微博发文说,他不支持大连工业大学拟开除李姓女学生的决定。虽然他认同李姓女学生做错了,也同意她的行为影响了校誉名单,但说她有损国格,非常值得商榷。胡锡进质问,一个女生与外国已婚男士偷情就有损国格了?他并认为电竞选手把与女孩亲热的视频发到网上炫耀的行为才侮辱了乌克兰的国格。胡锡进表示,李姓女学生没有损害中国国格,倒是她所面对的开除学籍严厉处分,或影响外界对于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印象。
作者三月云在其微信公众号“三月云”发表文章《是谁给他们的勇气说出“有损国格”?》,文章说,中国新闻网指名道姓地曝光了一名女学生的全名与处分结果。这一新闻迅速登顶微博热搜第一,并且在微博热搜榜上挂了整整一天。难以想象,一家声量如此巨大的媒体,就这样把一名没有任何违法乱纪行为的女学生的全名挂在整个微博热搜第一来进行网暴,这已经不能用下作无耻来形容了,简直是法西斯和反人类。而后,大量媒体纷纷带着她的全名进行转发。如此之多的媒体,声势如此浩大地对她进行带着全名的网暴和传播,有任何人此前见过这样的阵仗吗?不禁令人好奇,这名女学生到底是犯下了多大的滔天罪过?最起码得是火烧圆明园或者发动侵华战争吧,毕竟,普通杀人犯可没这个待遇。
三月云的文章说,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权利和义务一定是要对等的。如果要让女性成为"国格”的担负者,那么请先把粗制滥造卫生巾列入"发国难财”,把职场性别歧视的企业和个人视作外国间谍,把侵害女性权益的案件视为全民族的耻辱和国残,让偷拍女性属于泄露国家机密,把离婚冷静期等同于辛丑条约……如果分蛋糕的时候把女人排除在外,甩锅的时候又突然想起来找女性背负一切,田力怎么这么喜欢想美事呢?
作者李宇琛在其微信公众号“李宇琛的笑诞记”发表文章《开除一个被偷拍的女大学生,才是有损国格》,文章说,有人说,这位女同学让中国女性在国际上蒙羞了。所以,开除她,是为了捍卫国格。国格原来这么脆弱,需要靠开除一个被伤害的年轻女孩来维护。它不是靠科技、文化、国民素养和制度自信来支撑的,而是系于一个21岁女孩的身上。她没做错什么吗?或许她错了。但不该由她,来背负“有损国格”这么沉重的十字架。一个国家、一所大学的品格,恰恰体现在它如何对待自己犯错的、受伤的孩子。是拉她一把,还是推下悬崖。是告诉她,这里是你的后盾;还是告诉她,为了我们的面子,你必须:消失。大连工业大学选择了后者。他们用一种极为公开的方式,进行了一场切割,一场:献祭。一场全民参与的猎巫,用一个女孩的未来,捍卫了一份虚无缥缈的国格。真划算。
前南方都市报记者宋志标在其微信公众号“旧闻评论”发表文章《我不觉得这位女生社死了》,文章说,从很多角度看,本次正反争议都是非常典型的性别议题,它让羞辱人的一方暴露了“本国女性为本国男人所有”的深层怯懦,这个共同点让这些人展示了向女生吐口水、扔石块的“勇气”。同时,让捍卫者一方有机会密集使用诸如“荡妇羞辱”等经典修辞,回击以剖析之刃。蔡澜世后也曾两极分化,可相较于该女生所遭受的,人间世堪比炼狱,有更残忍的诛心之论。这也是有些人从头到脚斥责大工大及其可耻拥趸的逻辑起点,如果你不能把女生所受的视作悲剧,哪怕是从所有的舆论消费陷阱中逃离,那你也可能是另一出悲剧的主角。
宋志标的文章说,纵观整场风波,机构媒体既是第一批向该女生砸石头的,也是迄今为止仍属可耻的缺席者。机构媒体未能在第一时间守住编辑的职业伦理,也未能在后续发挥事实核查的专业职责。此事被谣言包裹而恶声越传越大,机构媒体的“社死”无法装饰。虽然社会已然退步到“恶猜个人、善待公权”的非理性阶段,可在这件事上,许多人仍展现了捍卫私人生活方式及其边界的勇气。诸多社会组成部分多有堕落,让整个社会千疮百孔,可仍不能轻言该名女生的“社死”不可避免,否则这个社会真的是死绝了。
作者张3丰在其微信公众号“张3丰的世界”发表文章《大连某大学被开除女生与“性民族主义”》,文章说,一张中国女性和黑人男子的合影,就能被很多人演绎成国恨家仇。一方面意淫别国女性,而发现中国女性和外国男性发生关系,就怒火中烧——一种自卑而仇恨的心理。为什么说“有辱国格”?这里存在一个数学公式:女性属于“国有”,也就等于属于“自己”,所以外国男人那样干,等于侵犯自己的“财物”。但是,不去谴责施暴者,而是惩罚受害者,又是我们一百多年来的传统。“女人祸国”,说到底就是一种无能暴怒罢了。
作者郭兆凡在微信公众号“C计划”发表文章《大连工业大学事件:有辱国格、开除、网暴,女孩的身体属于谁?》,文章说,归根到底,第一重是不平等的问题:从学校到社会,性别与民族的不平等观念还普遍存在。第二重是个体缺乏自由的问题:在民族主义和集体主义之下,个体的道德和集体捆绑在一起,谈什么身体自主权和性自主权。第三重是权力不受限制的问题:一个大学随意扩张自己的权力,学生是巩固官僚和权力的工具,不论是为了规避风险还是向上讨好,普通人却很难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基本权利,成本太高也不太可行。对一个女孩的暴力不该被容忍;而为学校行为叫好的网友们或许不知道:扩张的权力和无限度的网暴,会伤害每一个人。
作者后厂村吴彦祖在微信公众号“新闻哥”发表文章《国格不需要靠开除一个受害女孩来保护》,文章说,施暴的外国人逍遥法外没被任何人追究,反而是被侵犯被集体暴力的本国公民,被母校以最严厉的方式清理门户,被本国媒体以最快的速度赚取流量。究竟是谁,在有损国格?当然,喊打喊杀的这帮人真的在意国格吗?他们不过是满足裤裆里产生的各种情绪罢了。造黄谣的人终于不用硬编段子了,还可以把性欲包装成国格,因为一个成年女性与老外一夜情,那些信誓旦旦保护个人隐私的屏障消失,她的私人信息被泄露,被围观。大连工业大学,无数毕业生口中的母校娘校,对外怯懦屈膝,对内横肉冷目,迎合下作,并加入下作,实名公布。当然,还有那些媒体,在舆论围剿女孩的猪笼上,又加了两把锁,点名道姓,完全没有对红老头那般尊重。真希望这帮玩意在社会公共安全事件中,面对掌权者时有对待面向弱小个体时的一半勇气。那我还当你是个人。
(责任编辑:民生编辑)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