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上海校餐被垄断多校午餐发臭 |
|
| 作者:民生编辑1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25-09-24 21:54 |
| |
9月15日,上海普陀、徐汇、闵行等多区学校午餐中的“虾仁炒蛋”被学生反映散发刺鼻腐臭味,部分学生食用后呕吐,校方紧急撤菜。此套餐由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绿捷垄断了上海30%的学生餐,覆盖500多所学校,日供餐超50万份。该公司曾多次因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被起诉。学校强制学生填“满意”问卷,12345投诉未获整改。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网民对事件的本质反思:当50万份需求被单一企业垄断,监管停留在“撤菜灭火”而非源头防控,学生的健康便成了压缩成本的牺牲品,这背后的成本压缩让人细思极恐。此次事件撕开校园餐利益链的遮羞布——唯有打破垄断黑箱,才能终结“臭虾仁”式悲剧。
事件起因
9月15日,上海多所学校的家长反映,当天中午的学生餐里,一道虾仁炒蛋被临时撤掉,学生说这道菜“有臭味”,学校补发了饼干、面包作为替代。据了解,这道菜品的供应商是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目前为上海多家中小学供应午餐。
9月16日消息,徐汇区教育局称,“的确有撤菜,目前局里正在对此事进行调查”。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称,有学校反映虾仁里有细沙,“不是所有批次都存在问题,不存在别的食品安全问题,因为我们也留样了。”公司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并深刻反思。同日,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他们已关注到此事,并积极开展调查。
9月18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发布通报:我委会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第一时间赴现场调查,相关菜品留样及原料已送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上海中维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进行检验。根据相关规程,一周内将出具检验结果。
从2024年秋季学期起,上海开始推行AB制学生午餐,即每日提供至少两种套餐组合,目前这项措施已基本覆盖全市中小学。绿捷公司是上海多所中小学的餐饮供应商,2025年8月有大概70条的中标记录。有媒体2024年曾报道,绿捷公司的日供餐达到50万份。
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工作人员表示,学校配餐的主管部门为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9月23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近期发生的校园餐问题,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表示,近几年,教育部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直接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中小学校园餐专项整治。
家长质疑与担忧
有家长估算,每餐成本才4-5元,可餐标是15-18元,企业年利润可能超3亿,学生餐原本应该是微利,可被这家公司弄成了暴利,这背后的成本压缩让人细思极恐。
潇湘晨报:上海发生“虾仁炒蛋”事件后,家长感到非常的揪心,因为自己的女儿在学校吃的饭菜,是由同一个供应商提供的,她担心女儿在用餐过程中是否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学校将配餐里的小面包,家长拍到的照片显示,这个小面包的配料表非常复杂,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添加剂。“里面有精炼植物油、白砂糖、各种香精,感觉就很不干净。”另外一名学生家长表示,孩子反映了学校配餐没有营养,不好吃的问题,配餐中有很多的油炸食品,还有一些速冻的鸡鸭肉。“我们做家长的,只希望孩子在学校能吃上一顿安心、健康、温暖的午饭,不要再拿不新鲜、不健康的东西糊弄我们的孩子了。”家长表示按往年惯例,餐费可能在每餐15元或者18元。
21世纪经济报道:上海绿捷学生餐的不满由来已久,在诸多社交媒体上均能看到上海学生家长的反馈,存在“油炸食品占比过高”“菜品口味差”“学生吃不饱”等问题。与之相对应的是,据企查查数据显示,仅在2025年,上海绿捷就有101条中标信息,具体到8月一个月,就中标了70家上海中小学的食堂餐饮服务项目。
财新网:在社交媒体上,众多上海学生和家长反映,由该公司配送的餐食问题不少,包括但不限于菜品质量差、油炸食品过多,导致学生在校吃不饱、吃不好等问题。这些问题长期存在,且家长们反馈、投诉后并无明显改善。该公司成立于2014年9月9日……现为上海市规模较大的学生营养餐供应企业之一。
扬帆向北:家长们说绿捷的餐食早就有问题:用540天保质期的冷冻肉、油炸食品占比超60%,甚至饭菜里能找出钢丝球、塑料碎片,孩子只能靠白米饭充饥。
@种花养鱼撸猫:这么多年了纹丝不动,家里两娃从小学初中都只吃两歺,学校午餐就是屎一样。
@贝尔菲戈雅:家就在校门口都不能带饭吃或者回家吃,必须呆在学校吃那个垃圾一样的学生餐,每天都在挨饿!
@小花姐f:每周菜单一半以上是裹面粉油炸。从来没有牛肉,绝大部分是鸡肉和鸭肉。还有糊味+发苦的红豆汤。
@洗发水姐姐:餐标18元,成本5元都不知道有没有,发黑的陈米,烂菜叶,各种冰冻鸡鸭僵尸肉,还用面粉裹着油炸,50万份,一天利润就要5、600万。
@毛毛已经毛了:加钱没用,我同事家孩子学校,家长要求加钱吃好点,结果送来的饭菜还是一样的,就是多了酸奶和水果之类的,绿捷在全上海好像只有一个厂,在闵行区颛兴东路,你说他愿意专门为了你一个学校加做不一样的菜吗?
网民的质疑
@CN-STOR021:差评如潮的公司,竟然还能获得众多头衔,这些头衔的颁发机构和单位都是吃哪家饭的?
@888见好就收888:最根本的问题是,为什么要强制学生留在学校吃午饭?为什么不把在不在学校吃的权利还给学生?学校强制学生在学校吃午饭合法吗?
米粒穿搭:“臭午餐”戳中家长痛点,解决问题得抓准三个关键:一是监管要“扎紧笼”,别等出事才查。市监部门得搞突击抽检,食材来源、冷链记录、加工卫生全盯牢,别只看企业“留样合格”;学校校长陪餐不能走形式,得真吃真反馈,发现异味菜立刻停供。二是家长要“有实权”,别只在群里吐槽。得让家长代表直接参与食材验收,查供应商的进货单据;学校餐食评价权交给家长,不满意就能提整改,不用再打不通监管电话。三是招标要“改规矩”,别光看低价和业绩。必
须卡死“食材成本占比超75%”,18块餐标不能只花4块买冻肉;多找几家靠谱供应商,打破垄断,让企业靠质量抢市场,不是靠关系稳份额。再聊预制菜:它不是“救命药”,但也不是“毒药”,安全感全看“怎么管”。正规预制菜有标准化生产,能少点后厨脏污问题,但前提是得公开原料溯源——冻肉保质期多久、加了什么添加剂,都得给家长看明白;要是还让之前的企业做,无非把“臭虾仁”换成“过期预制餐”,18元成本照样压缩,安全感还是零。更关键的是营养,孩子长身体,预制菜加热后维生素流失多,总不能天天吃加热炸鸡排。真要用,就得规定“每周预制菜不超过2次”,搭配新鲜蔬果,营养师全程把关。说到底,不管是现做菜还是预制菜,核心是“没人敢糊弄”。企业怕偷工减料就被踢出局,学校怕陪餐吃坏菜就担责,监管怕家长投诉就较真,孩子的饭碗才能真踏实。
@明媚的大番茄:昨天发了一个面包作为少了虾仁这道菜的补偿,配料表近20行长,你没看错是20行,配料表第三位就是食用油脂制品,通俗点就是反式脂肪酸,家长拼命避开的东西,在学校随便供应,而且家长还不知情。
@鱼在水中游是个笑话吧:就是难吃,小朋友回来说了菜色,一听就是预制菜,学校还要求全吃完,孩子说根本吃不下,真的要好好查下了。
@小麦兜007:不光光是虾仁炒蛋的问题,是这家供应商供应的所有菜品跟营养美味毫无挂钩,如同嚼蜡,孩子们每天都在吐槽太难吃,很多都是倒掉,试问怎么给孩子们保证营养?还是长身体的时候,就这么霍霍,谁还敢生孩子
@ChrissyYMY:有竞争才能有改善!剥夺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哪怕今天查了绿捷,明天还会有红捷黄捷!
一颗慢慢星:1.归还家长与孩子的就餐选择权,而不是一刀切的强制在校就餐。选择回家就餐或者送餐是家长和孩子的权力,学校不应以安全、时间紧等其他理由剥夺。2.在校就餐应该透明化,不是每周发一张白纸几个黑字,应上传当日餐食照片,合理规划家长陪餐事项,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应有知情权和监督权。3.配餐公司招标中标过程及时公示,招标过程中全程邀请家长代表参与投标公司菜品餐食质量评价。
冶凤梅:道歉就过去了!把所有的购的食物都让他们吃掉!!严惩不贷!!为什么对幼小孩子这么摧残?为什么。
铁振泉:涉事企业是知法犯法,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伤害。黑心商家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对其严格执法严力打击。


(责任编辑:民生编辑)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