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共吹鼓手抱怨言论环境过于收紧引发热议
|
荐 ★★★ |
|
|
|
中共吹鼓手抱怨言论环境过于收紧引发热议 |
|
| 作者:民生编辑1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25-10-24 22:45 |
| |
向来积极为中共辩护的《环球时报》前总编胡锡进,突然在微博发文,抱怨当前言论环境过于收紧,指很多人如今上网发声越来越小心或干脆不发声,处于“群体性噤声”,根本原因是“社会的宽容度变低了”,中国社会在“党领导的宪法秩序下”要尽量宽松些随即在网络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热度持续发酵,舆论界的热度也在持续升温。
胡锡进这则在10月13日的微博发文称,很多人如今在社交媒体上发声越来越小心了,或者干脆不发了。明星们的账号过去经常唠家常,现在都是各种官宣了。体制内的人更是小心翼翼,很多人连朋友圈都不发了,发的话也是转发某个正规报导。大学老师们也成了“敏感群体”,多数人选择在互联网上能少说就少说。民企高管或者中层也是一样。总之,很多群体的个性化信息变得像秋收后的田野一样干干净净。胡锡进还说,这是互联网时代公共信息领域的一个损失,它也让公共舆论的面貌变得不再完整,这不是一个开放社会所应有的群体性“噤声”。“无论如何,现在各种有身份标识的群体不愿意在网上发声了,这绝非好事。”
不过,胡锡进不敢将矛头指向中共当局控制言论,反而指向网暴,认为“根本原因是社会的宽容度变低了”。他称,网上发声带来麻烦的风险越来越高,甚至会牵连他所在的机构。胡锡进的这番言论引发网友热议,不少人批评胡锡进“贼喊抓贼”,认为当今舆论的保守、封闭、倒退恰恰是胡锡进之流曾经活跃的结果,吐槽“你闭嘴是对社会最大贡献”;还有网友感叹,到底是怎样的言论管制,让胡锡进也发出“不够自由”的感叹呢?
更多网友认为,胡锡进只敢批评表面现象,根本不敢触及问题核心。有网民说,胡锡进是“揣着明白装胡涂”,自从有网络以来就有网暴了,如今大家不敢发声,难道只是怕被网暴吗?有网民认为,“典型的一个两面人!”“胡认为太严了,我可认为还是太松了,不然胡锡进这种左右横跳的早该全平台禁言了。”“你闭嘴是对社会最大贡献。”“当年叫嚣着击落佩洛西座机的时候,谨慎在哪?”“善于偷换概念,把政府言论管制、删帖限流的问题转换为民众说话越来越小心。因果关系都没说清楚就下结论,简直是臭不可闻。”
有网友意有所指地说,胡锡进说中国社会在“党领导的宪法秩序下”要尽量宽松些,但大家越来越不敢上网说话的真正关键,大家其实都明白,答案就在他说的“那3个字”(指「党领导」)里面,只是不说而已;有人则说,胡锡进绕了半天只说“社会”要宽松,有如隔靴搔痒,更该宽松的是谁,难道他看不出来?
在微博,网民许了个仙2109说:真想让大家畅所欲言,先把各大平台敏感词去掉吧。网民心若向往必有所成说:因为很多人不想说假话、不想说违心的话、不想说丧尽良心的话……真话又不敢说,就只好沉默不语了。网民股海东方不败说:大家不敢发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不信老胡真不知道。网民消化科倔老头说:一边是噤若寒蝉,一边是信口开河…真正的原因老胡肯定知道。网民Willingl说:我都没想到胡锡进能变成公知。就是那句话。言论不自由到最后连鼓掌不积极都不行。
作者挑灯看吴钩在问答社交网站知乎发表文章《胡锡进的抱怨与沉默的荣耀的“担心”》,文章说,胡锡进虽然没有明说导致了目前的群体性“噤声”的真正原因,但以“叼”成名的老胡能正视现实已经难得了。爱国人士“冈本六君子”熊老六等人,一边痛骂穿和服的女孩,一边自己带货卖日本超薄避孕套挣大钱;反美斗士司马南一边骂美帝水深火热,说别人都是卖国贼,他却一边在美国买了几处小房子,还把老婆孩子统统送到美国;正能量的化身胡锡进动辄批判别人崇洋媚外,但他力挺华为的微博,居然是用iPhone发的——如今在社交媒体上发声越来越小心了,出现了群体性“噤声”,这能怪谁啊?这叫养蛊反噬!
网易号“非典型佛教徒”发表文章《当胡锡进抱怨“噤声”》,文章说,胡锡进这篇文章,在描述现象的层面,他可谓大胆。社交媒体噤声已经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以他的身份来点破,需要一些勇气,也颇有现实意义。当然,我们也不能要求胡老师变成堂吉诃德,他巧妙地将这种现象归因为抽象的“整体”,用现象来解释现象,而不是进一步分析,为什么舆论对“瑕疵”的搜索日渐频密,什么原因造成对社交媒体内容的过度解读。人人自危(噤声)与人人自觉(严苛)是一体两面,背后的紧箍咒,恐怕胡老师不便也不愿言明。
非典型佛教徒的文章说,胡锡进这篇文章,我承认他在避重就轻顾左右而言他,但他所谈论的现象客观存在,他有关社会宽容的主张也有利于环境改善。他至少知道,“如果一些群体退出了,或者严重消极了,只剩下另一些群体在其中活跃表达,那样的情况一定不会太好,会导致新问题的出现”。无论立场为何,应该有开放宽容的共识,而不是以斗争和消灭为主旨。胡锡进有表达观点的权利,他也主张其他人表达观点的权利。对于构建相对宽容的舆论氛围,这种“存在”比他的观点更加重要。
作者熊太行在微信公众号“就叫熊太行也行”发表文章《互联网群体“噤声”,胡总编认为怪全社会》,文章说,为什么公职人员、大学教授不愿意继续在媒体上继续分享自己的心得?因为他们不像老胡一样,有一个免死金牌啊。任何有公职身份的人,一旦言论形成了舆情,单位领导是绝对不会保你的,因为你的同事,尤其是跟你不对付的人,会利用这个机会把你往死里打,外面的大舆情不会直接伤人,单位里的小舆情才会摧毁我们,竞争对手、敌人趁机对领导施压,这才会把发声的人打躺下。这不是一个两个单位的风气问题,而是从上而下推行的一种规矩。胡总编为有编的朋友们发朋友圈鸣不平,其实如果你没有编而且爱发朋友圈,更麻烦,因为你没有单位,所以可能直接被拘留……
熊太行的文章说,胡总编所说,不能代表任何的趋势,他那里没有上意,他偶尔会做一些揣摩上意的事情,有时候也会猜错,而且随着他脱离一线,错得会越来越多。所以,千万不要上了这种腔调的当。家里有老人的都知道,什么时候有人说“大家尽请提意见吧”的时候,唯一正确的答案就是:“领导!您真的太不注意自己的身体啦。”
作者木蹊在微信公众号“木蹊说”发表文章《胡锡进开始抱怨“社会宽容度变低”》,文章说,大学教授上课讲几句超出教纲之外的话,都不用胡锡进出手,他的徒子徒孙就能直接举报了。以至于现在的社交媒体,到处都是抓间谍的和抓汉奸的。他们在每一条帖子下面盘问:你是谁?你为什么要批评民族企业?我们都那么强大了,为什么你还在说这不好那不好?你是不是屁股坐歪了?举报你这狗汉奸!爱因斯坦说,能量是守恒的。当胡锡进们的能量与日俱增,那么被消灭的自然是那些多元的声音。等那些多元的声音消失了,寂寞的老胡又感到一阵空虚哆嗦,偶尔出来唤几声:“你们咋不说话呀,畅所欲言嘛!”就像太监总管问小太监:你那话儿怎么只剩下排尿功能了?无敌是一种寂寞,寂寞就会孤独。而今天的老胡,已经在孤独求败。
作者小西cicero在微信公众号“海边的西塞罗”发表文章《老西觉得,胡锡进老师说的对》,文章说,觉得胡老师说的好,点的大胆。当然我也并不以自己不再写这些事情为耻。人家胡锡进老师是什么人,好歹算是免死金牌的人,地位咱这等人比不了,也不好比。所以我觉得我是可以自我谅解的。当然指出现象本身并不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就好比你观察到自然界里水会从下流、苹果会落地,这个现象东西方都发现了,可是咱们得出的只是阴阳和合、到了宋明还是“气之轻清者上浮而为天,气之重浊者下凝而为地”之类似是而非的浑话,人家牛顿牛爵爷就能总结出万有引力等一整套理论,还给出了可证伪的数学化公式,这就不是一个性质的东西。所以点出万马齐喑不算本事,多问一句为什么,方见其勇敢。胡老师说的有道理,当然,如果他能再有道理一点,追问一句,为什么现如今会有这么多大脑短路的严苛网民横行,就更好了。当然,对这一点,我不强求,我觉得胡老师话说到这个份上,也算尽力了。

(责任编辑:民生编辑)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