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标签:709 律师 暴力 酷刑 虐待 秋雨教会 test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网站主页 > 民生热点 > 正文
相 关 文 章
最 新 热 门
随 机 推 荐
董小姐事件揭露系统性腐败冰山一角         ★★★
董小姐事件揭露系统性腐败冰山一角
作者:民生编辑1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25-05-14 22:00
中国知名的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副主任医师肖飞被妻子举报出轨多名女性后,4月27日微博上“中日友好医院肖飞”的话题迅速登上热搜。院方4月27日回应称,举报材料反映的肖飞“个人问题”基本属实,对他予以开除中共党籍处分,并解除聘用关系。然而,真正引爆舆论的是肖飞妻子在举报信中提及的出轨对象之一、规培住院医师董袭莹——一个用4年时间完成别人10年医学教育的“跨界天才”,让整起事件的后续发展远超出医师私德问题,牵出特权争议,连日来持续霸占中国社媒热搜榜。

网民发现,1997年出生的董袭莹教育和工作经历有严重问题:在隶属哥伦比亚大学的美国文理学院巴纳德女子学院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返回中国后通过“4+4”培养模式(四年非医学本科加四年医学专业教育),进入中国顶尖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从经济学跨界医学后,董袭莹仅用四年时间就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弯道超车”完成了别人需10年才能结束的医学教育。对此,有不少医生感叹自己“信仰崩塌了,从医那么多年,才知道5+5+3小于4+4”。更神奇的是,董袭莹还多次医学“跨界”,学位是内科,规培在胸外科,工作定在泌尿外科,毕业论文的选题是影像学。

还有网友指出,董袭莹的毕业论文与北京科技大学的一项发明专利存在多处雷同,涉嫌学术不端。总之,很少有像董袭莹这样的人物,经历“明显超出普通人认知”,能同时涉及“教育公平、医患信任、婚姻忠诚、阶层固化和学术腐败”五大社会问题。董袭莹的父亲董晓辉是国企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的董事兼总经理,董袭莹之母被指是北京科技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米振莉,她的其他亲属也被指在不同行业任要职,家族资源助她跳过规培轮转制度,直接进入全国顶尖的胸外科,引发了公众对“门阀”的质疑。

更有网友扒出,因为协和4+4项目需要排名前100大学才有资格,所以为了哥伦比亚大学这个名头,董小姐从社区大学转入哥大巴纳德学院,而这个学院只是个水货学院。最终这场风波不仅撕开了董袭莹个人的“精英人设”,更将协和医学院“4+4”项目的选拔机制与教育公平问题推向风口浪尖。

随着董袭莹的大火,很多网友又扒出了“协和4+4”的更多问题,例如一位名叫盛玺澄的学生,她同时带有艺体特长生、高校自主招生、本科学捷克语、经管系毕业等标签,最后顺利进入协和医学院4+4,其国内版本的学医路径也相当令人生疑。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涉及学术近亲繁殖的医疗纠纷同比暴涨67%,而像协和“4+4”这类特殊培养渠道,正成为特权阶层规避高考竞争的“后门”。

董小姐事件掀开了中国系统性腐败冰山一角,让这片土地上自古以来、根深蒂固的常态显露——无数人用手中或多或少的权力供下一代作弊。网民嘲讽说,“前几天,一位董大姐告诉我们‘海归很危险’。几天后,另一位董小姐现身说法‘海归,确实很危险’,危险的不是间谍问题,而是一种婆罗门化的萝卜机制。它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普通人,请接受现实、停止想象”。“连医院这种可以主导一个人生死的地方也开始有二代崭露头角了,太吓人了……六朝旧事就要来了。”

在知乎,《如何评价北京协和医学院董袭莹事件?》的问题得到5000多个回答,高达6000多万浏览量。网民刹那公子回答说:“开始搞起举孝廉,九品中正,老子英雄儿好汉这一套了吗?真就不怕天街踏尽公卿骨吗?”台州精神病林主任回答说:“我们中国也有自己的种姓制度!!印度跪下。”

时间断剧回答说:“第一个《董小姐》是宋冬野唱出来的,大家认识了那匹野马一样的董小姐。第二个董小姐,在成都创造出了“牵手门”;第三个董小姐,前几天发言不会用“海归派”,因为里面有间谍;第四个董小姐,虽然不知道是不是间谍,却让第三个董小姐哐哐上大分。”

奥特之父回答说:“我自己在高校当专业主课老师,对学校圈子还是比较了解的。就现在,整个高校,上至院长,下至学生,全部在轰轰烈烈地造假,轰轰烈烈地评帽子,轰轰烈烈地搞关系成为利益链条的某一环。整个学术圈完全是烂到根的!董袭莹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因为高校和医院不用“逢进必考”!医学圈也差不多,别看普通医生现在得5+3+4,一堆主任医师以前也就本科甚至大专学历。行政口就更别说了,一堆周公子在里面,体面地暗自拼关系+写信举报。现在就业环境差,所以大家都想进体制,体制里面如果混到“官”这个级别,能量和地位都很高,但为了避免腐败,所以条条框框也多。最后腐败避免不了,催生了更多弄虚作假的利益链条而已。为什么国外对这些事情看得比较开?因为人家不会因为是某个副教授就变成一辈子旱涝保收+有行政职位,只是一份聘用制的工作而已。”

知名作家六神磊磊在其微信公众号“六神磊磊读金庸”发表文章《群众被两个董小姐搞得团团转》,文章说,两位董小姐,一个董明珠,一个董袭莹。董明珠反海归,董袭莹就是海归。董明珠竭力向底层拱火,说海归是外人,是别有用心的人;而董袭莹在医学界的一路开挂则说明,有一些海归恰恰是“自己人”、“天龙人”。只有吃瓜群众被耍得团团乱转,找不着北:你们到底是回来窃取机密的,还是来继承家产的?到底你们是外人,还是我们是外人?

六神磊磊的文章说,董明珠的事和董袭莹的事,一个发生在言论的前台,一个发生在利益分配的后台;一个是故意给人看给人听的,一个是普通人看不见听不见的。前台是刻意迎合,后台是默默输送;前台是意识上的日趋保守,后台是利益上的不断固化。说白了,“海归”这玩意不过就好比一张牌,花色不变,但它的含义是可以变换的。它可以是董明珠们手中的一块红布,也可以是董袭莹们手中的一张内部通行证。它可以暗戳戳地指外人,也可以不动声色地标识自己人。当需要你亢奋喝彩、要引起你对外的反感和戒惧时,它是一张牌;当它要成为阶层繁殖、利益输送的默契和借口时,它就是另一张牌。

作者有竹不倒在其微信公众号“竹不倒”发表文章《荒诞到极致的事,不是出轨,是他们根本不在乎人命!》,文章说,董女士的父亲是央企老总,母亲是高校领导。哪怕她在北京高考考的一塌糊涂,也注定了她是个天才,国内最好的医院之一,想进就能进。花钱到美国一所野鸡高校待几年,回国后就可以去协和读4+4项目,规培生一年变成医学博士。门阀的意义,正在让普通人的规则彻底失去意义。普通人努力十年,摸到门槛,董女士打个响指,直接开门进了大厅,还顺便踢了两脚门槛,告诉你这门槛是给你们这些蠢货踩的——那些高考赢了她的“蠢货”。这就是现实,普通家庭的子女穷尽半辈子努力,也不如有些人背后动动手指。

有竹不倒的文章说,就算普通人凭本事和努力进了这样的医院,和董女士也没有半点可比性。前者只配接受规培生所有的痛苦,董女士那样的,才叫众星拱月。权力的扑克牌桌上,大小王都印着家族的姓,至于你我——可能连副牌都买不起。这些真正让人感到恐惧的东西,从来不是偶发的丑闻,而是那盘根错节、早已浸透骨髓和血液的东西。桃色只是一层遮羞布,撕开之后,露出的永远是无边无际的特权与冷血。当学阀加裙带的组合成为默认的登天梯,当专业和生命都可以在权力和关系面前随意践踏,那么每一个普通人,都应该对未来感到一些迷茫与害怕。

作者叶克飞在其微信公众号“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发表文章《比“内卷不如作弊”更可怕的是“为后代能作弊而努力”》,文章说,有人慨叹“孩子再怎么内卷,也比不上能作弊的”,这就是现实。普通人家孩子要想实现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得寒窗苦读多少年?一路上要把多少人挤在身后?但有些人就是能用更短的时间、更轻松的方式实现这一目标。网上很多人觉得这事儿过于惊悚,这反应多少有点装外宾,这类事情在各个领域不都是常态吗?小到孩子入学,大到职场晋升,总有捷径专供某些人。

叶克飞的文章说,好比前几年那句流行语,“有钱人的生活超出我的想象”,婆罗门的捷径同样是超出大多数人想象能力的。但问题恰恰在这里,留意现实就会看到,无数人都在竭尽全力,用手中或多或少的权力供下一代作弊。“孩子再怎么内卷,也比不上能作弊的”,在我眼中还算不上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拼命努力,是为了让自己的下一代有作弊的资格”。这几乎是这片土地上自古以来、根深蒂固的常态。拼命参加科举考试是为了什么?为了黄金屋和颜如玉,为了做官,因为做官才能做“人上人”。只有成为“人上人”,才能拿到各种特权。这个无法改变的传统,才是一代代人要面对的真相。

作者送青人在其微信公众号“剑客写字的地方”发表文章《当普通人不再惊讶和愤怒,才是输得彻底!》,文章说,在此次4+4的风波之后,人们应该问问自己,再过几年,轮到自己的子女出去谋生之时,还有蛋糕可分吗?

有人可能说,别急,慢慢来,一切都会变好的。经过此次4+4的风波揭露出大量人们曾经并不知道的内幕之后,而在很多人花费巨大的精力,把另外一些人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和背景扒出来后;把他们如何使用和玩弄特权的操作曝光出来后;让人们震惊而又生气,事情却又如泥牛入海,无半点回应之后……你说变好,我只想笑。

送青人的文章说,其实大部分人都知道,心里更是很清楚,这只是那些记既得利益的群体在为自己的子女们互相交换资源。自身开始对这类事件习以为常,甚至麻木。在这种现状下,你来跟我说什么坚信、正义、未来之类,只回以白眼而无一句QNMD的问候,那是我已然为数不多的耐心和素质。可讽刺的是,人们正在对此失去兴趣。有的人、有的现象,正在制造更多这种“轻飘飘”的画面,正在让更多的普通人,进入到对此无力之后,不再置评的状态中。然后继续添砖加瓦,造他们自己的天堂。在“世说新语”里看到过引用的一句话,叫“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说的是魏晋时期,只要出生在上等人家里,无论才能品行如何都能顺利做大官;反之,则再怎么努力,也希望渺茫。没想到,作为千年之后从小听着“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长大的人,如今看到千年前“下品无士族”这句话,依旧感触颇多。
(责任编辑:民生编辑)

文章录入:民生编辑    责任编辑:民生编辑 
  • 上一篇:全球最大的记者监狱——中国新闻自由进一步恶化

  • 下一篇:镇压与渗透并举的中共领导的非政府组织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友情链接
    ·开放 ·民主中国 ·独立中文笔会 ·争鸣动向 ·大纪元 ·中国人权双周刊 ·北京之春 ·中央社 ·自由新闻 ·台湾中央广播电台 ·权利运动 ·无国界记者 ·参与 ·BBC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新世纪新闻网 ·德国之声 ·自由亚洲电台 ·美国之音 ·维权网 ·博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民生 | 友情链接 | 关于民生 |
    Copyright © 2002-2013 民生观察工作室 版权所有
    网址:www.msguan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