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特权”争议再次刺激公众引发舆论风波 |
|
作者:民生编辑1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25-06-27 14:05 |
|
6月21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正式通报引发舆论风波的女星那尔那茜特权争议的调查初步结果,认定那尔那茜涉嫌高考报名材料造假。通报还称,联合工作组正在进一步深入核查有关问题,并将根据核查结果督促启动相应处置程序。消息一出,全网炸锅。事件迅速波及影视圈,与她相关的影视剧制作方已开始和她撇清关系,这意味着那尔那茜短暂的明星光环乃至整个演艺生涯,或将就此画上了句号。
6月6日下午,央视新闻发布的明星高考祝福视频中包含那尔那茜,成为引爆舆论的导火索,触发了部分网友对于教育公平的敏感神经。那尔那茜被揭“高考移民”,利用内蒙古“定向委培”政策低分考入上海戏剧学院,却违约转而留学并进入演艺圈。事件涉及“特权”、“教育公平”,引发舆论强烈关注,呼吁有关部门尽快启动调查。随后,央视修改明星高考祝福视频,那尔那茜的片段及名字被紧急删除,人民日报也同步撤下相关内容,事件关注度骤增。
随着公众对教育公平问题的持续关注,那尔那茜因早年高考录取及定向委培违约的经历陷入舆论漩涡,事件细节逐步被揭开。传那尔那茜父亲是央视资深制片人赛纳,塞纳曾创办《面对面》栏目,并担任《新闻调查》节目制片人,在新闻界资源深厚。网络流传消息,指出那尔那茜的母亲于1982年顺利考入了上海戏剧学院内蒙古表演班,同时,那尔那茜也在2008年加入了该学院。关于“专为母女二人特别设立的两届委培项目”的说法,在公众间广泛流传。此外,有网民搜集资料,称那尔那茜的哥哥科尔沁夫高考数学仅考了10分,专业课钢琴也只学了一年,就考进了双一流中央民族大学。
网友深挖其求学轨迹,高中在北京海淀区以体育特长生身份就读十一学校,该校招生条件明确为“仅限北京本地户籍学生”。可到了高考,她却摇身变成了内蒙古考生,再加少数民族50分的加分“大礼包”,其实际仅需129分就能踏入顶级艺术学府。如此巨大的落差,让拼死厮杀高考的普通网民如何能咽下这口气,同时由于6月是中国的高考季,而高考是否公平向来牵动公众的神经,那尔那茜一下子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随着涉及“特权”、“教育公平”的事态发酵,网民更戏称她为“内娱董小姐”,引发更多网友关注,同时释放出“捍卫教育公平,抵制特权行为”的信号。网友感叹最多的是:“本以为高考是公平的最后一道防线,没想到也被特权渗透得千疮百孔。”网民呼吁有关部门对“那尔那茜是否违规”启动调查,给公众一个清晰权威的答案,捍卫高考的公正,维护教育的尊严,守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风波所及,众多官媒也下场表态。《南方日报》指出,那尔那茜是否曾享受特权红利,其升学就业路径是否合规,背后是否存在权力寻租和制度漏洞?需要一个明确的答案。极目新闻发表新闻评论称,在涉及教育公平、抵制特权等问题上,公众的态度一直都是“零容忍”。面对愈演愈烈的舆论风波,不能任由猜测蔓延,闹得满城风雨。红星新闻发表评论指出,此事已不是简单的娱乐事件,而是关乎教育公平、制度严肃的公共事件。
北京广播电视台表示那尔那茜事件,已经消解了政策公信力,此事不仅是个体违约的道德缺口,更是教育公平防线疑被特权渗透的制度裂缝。大皖新闻更以“三问那尔那茜违约事件”为标题,直问:委培协议为何被肆意践踏?政策公信力何在?公平底线被挑战,谁来守护?中国妇女报更将事件上升到“民族未来”的高度:高考移民是真是假?委培违约如何处理?教育公平怎样捍卫?
在舆论重压下,内蒙古官方组成联合工作组核查有关那尔那茜相关情况。据官方通报,2008年,那尔那茜在户口所在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以呼和浩特第八中学城镇应届生身份参加高考报名,但实际没有该校就读经历及学籍,相关行为涉嫌高考报名材料造假。此外,那尔那茜通过“定向委培”方式被上海戏剧学院录取,但她在毕业后并未履行相关义务,构成违约。
在知乎,内蒙古的官方通报那尔那茜事件,引发更多网民的讨论。网民贾启典说:“给大家翻译一下通报的四个内容:一、那尔那茜的高考材料确实造假了。二、那尔那茜和***妈确实分别是前后时隔二十多年重启专门定制的定向委培生。为了给某些特殊人士搞委培生名额,出动的官僚级别不低,由“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建设领导小组(一般是正厅级以上单位)”和上戏专门搞了一个委培协议。三那尔那茜的文化课分数是449分,但是录取分数线179分,说明不止是那尔那茜有问题,还有更大的鱼被掩盖了。四、这个委培生计划就是纯粹为了某些特殊人士凭空制造的名额,根本不是实际的岗位需求。
网民技术官僚质问:大家关心的,不仅仅是那小姐违法违规问题。那小姐违规这个不用通报说,大家早知道了,只不过是等官方做个确认而已。大家真正关心的,是她如何绕过学历学籍,在八中参加高考的?是砸钱让八中违规?还是权力交换?还是其他人情关系?八中干这事的是谁?教育局有没有参与?各种材料如何瞒天过海?利益链究竟有多长,涉及多少权利人?让大家看看这帮人是怎么吃教育资源差,走捷径,把机会抢走的。甚至乎,除了那某外,这种做法究竟有多普遍?权势子女是不是个个有份?——还有谁?这是大家更想问的。
技术官僚追问说,大家关心的核心,不是你委培几届,而是你凭什么招那某?包括你选拔的标准,流程,考试,公平性如何保证?
搞定向委培,本质上是想依托上戏的教育资源。但不是借此大搞高考绕路,让权贵子女纷纷躺赢。所以,该扒的是权贵如何操作,如何相互包庇,如何瞒天过海,或者如何肆无忌惮。结果呢?碰也不碰,不敢碰是吧?那还通报啥?核心不是让你阐述这些表面情况。而是让你解剖,扒开来说。并且定性,是对还是错?为什么这么错?你为啥同意那某走了?定向委培为啥最后仅仅成了绕路高考那证的捷径?为什么委培了个寂寞?这个研究究竟是怎么研究的,怎么同意的?你一共同意了多少人,这12届3整班的人究竟在哪里服役?有没有都履行义务?对于浪费国家资源、破坏国家公平,把委培变成绕开高考那文凭的罪大恶极的行为。通报连一句“该行为错了”都没说。这个通报究竟是什么基调,什么取向,就不用说了吧。
前南方都市报记者魏春亮在其微信公众号“亮见”发表文章《这篇报道,爆出那尔那茜的更多内幕》,文章说,内蒙古和上海戏剧学院只合作了两届表演班,且那么巧都被那尔那茜母女赶上了。或者用网友的话说,从上海戏剧学院第一次的定向委培,一直到2008年,这项政策沉寂了26年的时间,一直到那尔那茜长大,再次面临考试,定向委培班就又一次神奇的出现了,而且再次幸运把那尔那茜招进了学校。巧合翻倍or私人订制,你选择相信哪一个?
魏春亮的文章说,08级上戏内蒙古表演班只招收了28个人,而回到内蒙古的最多只有27个人,且此后再没有上戏内蒙古表演班了。20多年的人才断代,这27个人就弥补了?现在又快18年了,内蒙古的人才就不断代了吗?委培生都是来自牧区,家庭贫困,自治区政府对他们这群孩子非常照顾,资助了部分学费,还派了生活老师,关注他们每一步的成长。这些来自牧区、家庭贫困的学生,被资助了部分学费,而他们也心怀感恩,践行契约,回到了家乡。我就想知道,那尔那茜的学费,是不是也被部分资助了?如果她的学费都能被资助,那我就不懂“贫困”二字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作者智识漂流在其微信公众号“智识漂流”发表文章《央视老爸能保住那尔那茜吗》,文章说,她站在一条由董袭莹、黄杨钿甜们铺就的特权跑道上,成为2025年最刺眼的“特权符号”之一。她每一步都踩在普通考生遥不可及的跳板上。当她在采访中笑谈“出国玩一下”时,内蒙古某位可能因她违约而失去升学机会的学子,或许正在某个小剧团为生计奔波。
智识漂流的文章说,类似的特权人物还有多少?从仝卓自曝伪造应届生身份翻车,到翟天临不知“知网”被撤学位,教育公平的防线正在明星特权前节节失守。而那尔那茜的“委培违约却星途坦荡”,彻底点燃了公众的怒火:她用最低成本换最优跳板,却让普通人承担后果!那尔那茜的待播片约——《深水》《镖人:风起大漠》——正悬在投资方的账本上颤抖。但比影视资本更焦灼的,是无数普通家庭对教育公平的信仰。特权链条上的又一块多米诺骨牌,正在教育公平的底线上摇晃。这次轮到那尔那茜了,下一个是谁?
作者于老六在其微信公众号“于老六”发表文章《那尔那茜她哥:数学10分上双一流》,文章说,那尔那茜其兄科尔沁夫高考数学仅考了10分,专业课钢琴也只学了一年,就考进了双一流中央民族大学。看到这个消息,一点也不吃惊。妹妹能够以如此低的分数进入上海戏剧学院,哥哥又怎么可能“白衣出身”,这叫路径依赖,也可以叫作“家族传承靠吾辈”。而这种“路径依赖”,甚至都应该反过来,因为先有其兄的操作,然后才会有其妹黏贴复制——只是我们知道的太晚了而已。
于老六的文章说,要说知道太晚了,仅指那尔那茜家的个体事件而已。而这种“路径依赖”,早已有之,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这也是为什么关于此事,一直不感到吃惊的原因。更何况,那尔那茜与其兄之事,也不是孤例。就比方说前段时间协和4+4,除了董小姐弄虚作假之外,剩下的小姐公子哥们,再查出谁不是按规定来的吗?再比方说众所周知的周公子,他进大国企,难道不是按照规定流程走得吗?如果再举例的话,还有很多,什么三代服务于一个行业的“榜样”们,哪个不是“一本正经”走得正规流程。你要挑流程的毛病,是一点都挑不出来的。而普通人与流程之间,实际上差距说大也大说不大也不大,仅缺了一个“好爸爸”或者“好干爹”而已。
于老六的文章认为,在严格与公开之下,阻挡的仅是根基不深和门路不广者。真正的手眼通天,或者根基深厚者,照样有捷径可走。那尔那茜与其兄,在他们眼里,仅仅是小卡拉米而已。所以,那尔那茜之事,自然不是第一起,也不会是最后一起。梦想,很难照进普通人的现实。所以,当别人再对你谈“梦”的时候,应该好好地想一想,你与他之间,是不是有同样的“父亲”。如果没有的话,趁早转身离去。总之,我们无法阻挡他们一些事情的发生。但是最起码,我们还有拒绝再看再听那尔那茜与其兄所有作品的自由。
(责任编辑:民生编辑)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