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11高校秋招现露骨海报如何看待这一社会现象
|
荐 ★★★ |
|
|
|
211高校秋招现露骨海报如何看待这一社会现象 |
|
| 作者:民生编辑1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25-10-24 22:51 |
| |
近日,江西南昌大学秋季双选会现场一家企业展出内容露骨的女主播招聘海报,海报中多名女性穿着暴露,被指低俗、打擦边球。此事随即引发网络热议。对此,校方致歉承认现场巡查存在疏漏。校方将问题归因于“现场人流量大”,被质疑推卸责任。舆论质疑高校为提升就业率,降低企业准入门槛,“重数量轻质量”的审核机制变相纵容低俗招聘。网友直言:“校招不该是‘大集贸市场’”。一张海报掀开的,是高校就业服务的“遮羞布”。在“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之间,在“流量诱惑”与“育人底线”之间,高校必须做出选择。毕竟,大学不是秀场,应届生也不是待割的“流量韭菜”。
此次争议也折射出就业焦虑下商业流量对教育阵地的侵蚀。211高校的露骨招聘海报,其背后是教育价值、职业尊严与市场现实的激烈碰撞。高校需在拓宽岗位来源的同时,守住学术尊严与学生权益的底线。
放低姿态和门槛的,不只是南昌大学
2023年3月4日,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举办的“郑聚英才职等你来”校园招聘会上,出现了多家酒店和企业招聘传菜生、洗碗工等岗位,薪资最低为2000元至3000元。
北京大学研究生会自2024年起定期举办公务员模拟考试(2025年已开展6次),涵盖行测、申论笔试及讲评复盘,配套训练营课程提供题型解析,2025年单场模考达500人规模。近年来,北京大学等多所名校纷纷举办公务员模拟考试,助力学生备考。此类活动通常由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或研究生会联合公考培训机构(如华图、粉笔等)组织,面向全校学生免费开放,涵盖行测、申论笔试及面试模拟,旨在提供全真考场体验与备考指导。除北大外,南京大学、广东财经大学、武汉大学等也陆续开展类似活动,反映出当前“考公热”在高校中的广泛影响。
经济环境与就业压力,考公热潮三波演进:
第一波(2003年“非典”后):稳定性需求凸显,中公、华图等机构兴起;
第二波(2009年金融危机后):国考报名人数首破百万,岗位竞争达1:691;
第三波(2020年至今):2024年国考报名超300万人,最热岗位报录比3572:1,考研人数8年来首次下降。
体制外风险:私企加班文化(如凌晨两点下班)、大厂裁员与“35岁危机”,促使年轻人转向“安全优先”的择业观。
学生质疑岗位与专业不匹配,调侃“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网友热议“寒窗苦读后做传菜生是否浪费教育投入”,担忧加剧“学历贬值”和“读书无用论”。
事件起因
2025年10月16日,南昌大学2026届毕业生秋季综合类双选会现场。有企业招聘女主播,海报内容露骨。封面为多名衣着暴露的女性形象,占据画面主体。主播岗标注“有身材优势可展示”“每天工作6小时,薪资5000-8000元”,显著高于同场人事/剪辑岗(4000-6000元);工作制度:明确“早十晚七、单休”(每周工作6天)。
10月20日官方致歉:校方处理与回应,事件曝光后,涉事企业被要求撤场并带走物料。南昌大学招生与就业处发布《情况说明》,承认两大漏洞:企业海报未提前报备审核。
10月20日,招聘企业工作人员证实,确实参与了相关校招。面对“露骨海报”及“擦边”质疑,对方称公司主打“可爱清纯风”,不会引导“擦边”内容,但如果“主播本身有身材优势,想要展示的话,是可以的。”
多方评论
@白骨真人: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校园招聘存在意义值得探讨。
法治日报:当衣着暴露的女性形象占据海报主体,且不说招聘岗位,单是视觉上的冲击就难免招致非议。如此招聘,不仅与校园的学术氛围格格不入,更折射出部分企业对校园招聘缺乏敬畏之心。这并非是对主播行业的全盘否定,而是要警惕低俗营销披着“就业机会”的外衣潜入校园,扭曲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助长“靠颜值博机会”的浮躁畸形的就业导向。有律师直言,企业用暴露形象吸引关注,本质就是低俗营销。守护校园净土,校企合作不能只合作不筛选。校园招聘关乎学子前途,高校理应替学生把好迈向社会的第一道关口,以更严格的标准、更完善的机制,为青年学子营造风清气正的选聘环境,让招聘会真正成为优质岗位与优秀人才的对接平台,守护教育的尊严与价值。
搜狐新闻:可这样的海报出现在校园,为什么会让很多人本能觉得不适?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校园招聘其实并不只是单纯遵循你情我愿的职场逻辑,还无法避免会有一种导向意义。这种海报的出现,会让人疑惑学校是不是鼓励学生去当主播,且不介意学生去这种涉嫌“擦边”风格的企业。这可能才是引发学生和舆论不满的地方。也有人说,大学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但现在就业形势比较困难,有校招计划的企业不多,学校得想方设法提高就业率。放低姿态和门槛的,不只是南昌大学,之前有某大学招聘会上出现传菜生、酒店接待员等职位引发热议,就连北大等名校都举办公务员模拟考试,辅导学生考公上岸。
如果就业机会足够多,高校当然乐意保持象牙塔的清高,但如果机会缩减,高校又得保就业率,就不得不放下体面。如南昌大学一样,无论是加强对企业的审核还是现场巡查,都很容易做到,但在应届毕业生规模屡创新高的背景下,如何解决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让毕业生走向就业市场时有匹配感和获得感,实现高质量就业才是根本性难题。换句话说,仅凭高校对企业的严格筛选,并不能保证学生高质量就业,或能找到对口的工作。但对高校而言,负责任的做法,不是找企业凑数,让双选会看起来热热闹闹的,也不是引导学生考公、低就,或者走捷径挣钱;而是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式,让学生所学跟市场需求紧密挂钩。如果努力的重心光放在就业率目标的完成上,为了数量牺牲质量,不仅可能耽误学生,高校也会持续透支自己的口碑和信誉。
橘子:这个太正常了,现在985、211里面塞了多少垃圾专业?
弗兰克扬:当下就业行情不好之类的原因。一次出现歌厅洗浴中心来学校招聘技师服务员,也是一样的原因,主办方不做任何审核,现场有没有主办方的负责人去巡查,所以才导致了这种事情的发生。现在就业行情不好,为了解决当地高校就业,相关部门就会通知自己辖区的单位,尽量去招聘会,充一下数,完成个指标就行了。总之就是,就业行情不好,正经工作凑不够指标了,但指标任务又必须完成,最后就只能拿这些岗位来凑了,凑完又没有人去审核和巡查,就导致这种事情发生了。
镜伪:大学生能被学校这样对待,一旦口子开了那么以后高中生初中生小学生也不远了,毕竟上了大学也是当主播,干嘛不从幼儿园练起呢?以后课间操都改成手势舞,体育课练扫腿舞得了,长得丑的用学生贷去整容,长得好看的接整容广告,作业就是每晚开直播,考试就是打pk,业绩不达标的开除,想退学就罚违约金。
蹄子超人:知道就业形式有多差了吧。别说体面一点的工作,传统工作都不再招人了,学校难道不知道秋招放这种企业来会有舆论风险吗?在舆论风险和就业率中,最后还是选择了KPI,毕竟关系到自己的钱包,只能说实在是没办法了。
唐大业:提到985、211高校,想必大家并不陌生。能考上这样的大学,是无数学子和家庭的期盼与梦想。而这些代表国内顶尖学术水平的高校,更是很多人心里追求卓越精神、传承文化底蕴的代表。只可惜,这些年不少顶尖学府在价值观、管理等方面均暴露出或多或少的问题。
海报上,五名美女衣着清凉甚至可以说有些露骨,有人穿着吊带搔首弄姿不说,还有人穿着近似于情趣内衣的服装,十分具有挑逗性。
可问题在于,这是高校招聘会,而且还是江西唯一的211学府南昌大学。对此网友纷纷吐槽“辣眼睛”,认为此举传播了不当价值观,同时还有露骨擦边以及违反招聘规范的嫌疑。这样的招聘将不良价值观带入到了以培养社会栋梁为宗旨的211高校,严重玷污了学术圣地的纯粹性,误导了学生的价值取向。
而校园招聘是学生步入社会的第一道门槛,高校必须扛起“守门人”职责。
所以,不是说这类职业不该出现在大学校招。而是校园招聘作为大学生步入社会的第一扇门,高校必须扛起“守门人”职责,对每一个进入校招的企业、职业严格把关,哪怕职业合规,也要确保招聘内容不出问题。
如果一个个类似的海报出现在广大高校的校招展位,只会让粗放式的管理消解了教育的温度,撕裂了校园与职场的信任纽带,导致过度功利的网红梦透支大学生的未来职业规划。
所以,别再觉得这种招聘广告进校园没什么问题了。父母花了几十万培养的大学生,不是为了还没出校园就主打“可爱清纯风”,以身材优势入职。
登场:10月16号,南昌大学校园内的一场招聘会上,一家公司招聘主播,海报图片上,多名年轻女子衣着暴露,搔首弄姿,似乎文字里没有说的东西,图里说了不少。在一所双一流、211的大学校园里出现这样的海报,让人错愕。
(责任编辑:民生编辑)
|
|
|
|
|
|
|
|
|
|